日期:2018.07.27浏览次数:
邢志利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部创伤专业组长)
“外科医生上手术台,像打仗一样,杀不尽豺狼不收兵。解决不掉病人的问题,你怎么下得了台?”邢志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干练,自信中透着些锋芒。认真、追求极致,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部创伤专业组长的邢志利主任医师,技术精湛,年富力强,擅长四肢复杂骨折内固定术、血管神经损伤探查修复术、断肢再植与拇指再造术、踇外翻截骨矫形术、先天性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术、各种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周围神经卡压的诊治等等。他具有成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开展带血运的腓骨移植术,结合瘤体骨灭活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了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大段骨缺损并重建骨支架的临床难题。
从CMI(病历组合指数,反映收治病人疑难复杂程度)来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已超越北京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水平。再从诊疗范围来看,该院骨科诊断相关组数达57组,覆盖大部分骨科疾病,学科建设布局全面。这份出色的成绩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短短三年之内取得。
邢志利目睹医院高速发展,并参与其中,直观感受医院发展与个人提升相互成就。
挑战自我
1995年,邢志利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三甲医院,一心想进入医院最强科室——骨科,最终如愿以偿。进入骨科后,由于外科基本功扎实,在手术台上表现出色,受到上级医生和同事们的一致褒奖。他打破晋升主治医之后才有资格出去进修的惯例,于1997年被科室推荐至上海华山医院进修显微外科,明确下一步发展的亚专业方向。
学习归来不久,急诊收治一名拇指毁损伤的患者,邢志利主刀顺利完成了当时所在医院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手术,一“战”成名。20年后的今天,邢志利做相关学术交流时,仍然经常会引用该例手术的图片。他说,第一例并不完美,这不仅是对以往的回忆,更多是对以后的鞭策。
“都说显微外科是最难的,不容易掌握,我就选择去做。”此后,邢志利在创伤骨科、显微外科的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做越精,一方面坚持在创伤骨科领域拓宽病种覆盖面,夯实基本功,另一方面主攻显微外科,提高专业精度。他庆幸自己选择的路虽然艰辛,但走得更充实。
2002年,由于工作需要,邢志利被借调到浙江工作,开始迎接新的挑战。由于当地手工业发达,创伤意外事故频发,病人量非常大。那段时间他忙得昏天黑地,通宵手术成为常态。最终凭借手术难度高、效果好,他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好评。他带领科室快速发展,科室规模从一个病区到两个病区,从20张床位到90张床位。年纪轻轻的他早早积累下科室管理经验,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职业经历。
在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同时,他还拼命挤时间做科研、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他认为,这么多高质量的病例,不总结点东西出来,就浪费了。2006年,邢志利顺利晋升副主任医师,并入选“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重点人才工程项目)。
回想起那段时光,最让邢志利刻骨铭心的,是刚刚独挑大梁时在手术台上面对突发情况的孤独无助感。没有退路可逃,没有上级可靠,唯有靠自己。他感慨,一个外科医生,只有独立承担责任,体味过那些孤立无援的境地,专业技术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升华,仿佛捅破成长路上的一层窗户纸,境界从此便不一样。
纵然做过上千台手术,邢志利多年养成的习惯一直未改,即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手术全过程在脑子里模拟演练一遍,穷尽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与对策。他说,“真正到实战时,做手术相当于在验证我前一天的思考。我提前设想了五个问题,准备五套方案,但手术台上只需实施一套方案,就会觉得太轻松了。不管做过多少台手术,我都把每次手术当做第一例来对待,这么来做准备。”
时间来到2014年,邢志利通过北京市人才引进加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开启一段崭新的职业生涯。
追求极致
骨科目前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重点科室,由全国著名骨科专家陈仲强院长亲自挂帅,再加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精英共建,分为脊柱、关节、微创关节、骨肿瘤、创伤等亚专业组。共建模式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学科建设的特色,也是医院高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增加了对科室管理的要求。
邢志利担任骨科部行政医师期间,在领导的帮助指导下,凝聚全科之力,把各项科室制度梳理清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典型问题制定相应制度,致力树立良好的科室风气,保障科室运行顺畅。在邢志利看来,行政医师像个“院总”,在其任谋其职,要做就倾尽全力,为科室做好服务工作。去年,骨科门诊量、手术量、出院量均位于全院前列,骨科部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团队奖。
邢志利(左一)在手术中
从上肢的肩、肘、腕、手,到下肢的髋、膝、踝、足,包括矫形、功能重建,在创伤专业组均已开展相关手术。而显微外科技术也在多学科协作中发挥着独特价值,有时甚至起到关键作用。像他开展的带血运的腓骨移植术,有效解决了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大段骨缺损、重建骨支架的临床难题,多次受邀赴外院会诊手术,践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请进来,走出去”的学科共建模式。
有一位19岁的江西女孩,在4年前确诊股骨骨肉瘤(恶性肿瘤),并进行骨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经过4年随访,未再复发,意味着小女孩的生命安全已有保障。但是由于彻底切除骨肿瘤后形成大约20CM的大段骨缺损,植入的异体骨一直未能愈合,内固定物断裂失效,导致这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始终需要依靠拐杖蹒跚前行,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
面对这样一个历经生死重获新生的年轻女孩,邢志利下定决心要让她恢复独立行走功能,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经过缜密的术前评估和方案制定,邢志利为其设计实施了带血运的腓骨移植术。该手术复杂,但过程顺利。术后定期随访显示,患者移植的腓骨血运良好,生长速度正常。一年后,骨连接处已经完全愈合,女孩终于可以弃拐独立行走,步态正常。“最近一次随访,女孩一直很平静,但一出诊室便和妈妈相拥,喜极而泣。”看到那一刻,邢志利心头涌上暖暖的幸福感。
20多年来,数以千计的患者得到诊治,同时也在邢志利的电脑中留下2万多张手术照片。他会定期按照手术日期、手术类型等进行分类整理,还将早期的胶片照片重新用数码相机翻拍、留存,这些图片为他撰写论文、出版专著、学术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他迄今以第一作者在《中华骨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著3部。
他喜欢闲暇时浏览那些照片,每当看到特别有意义的照片,就能回忆起当时的病例,推敲一番当时手术的优缺点。他把这当作一个骨科大夫的乐趣,也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他说,“人如果追求极致,干工作就会有激情、有动力,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因为你还想做得更好。专业上想要精益求精,背后用多少心血都不为过。”
目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骨科部的临床、科研、教学三驾马车都在齐头并进。医院发展潜力巨大,年轻一代的全职医生站在兼职专家的肩膀上,吸收诸多优秀专家的技术专长,将获得更多成长空间。像陈仲强院长为骨科提出的目标那样——“三年打基础,五年建学科,十年出成果,”邢志利和全体骨科同仁一起,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笨鸟(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5-2017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7015477号-1- 文化旅游-- 旅游策划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3833遥阳科技提供网站建设及网络推广技术支持服务
友情链接:
旅游策划
金佛山旅游策划
峨眉山旅游策划
茅台古镇旅游策划
綦江老瀛山旅游策划
赤水丹霞旅游策划
土城古镇旅游策划
安居古城旅游策划
小三峡旅游策划
白帝城旅游策划
丙安古镇旅游策划
赤水河谷旅游策划
飞龙寨景区规划
云门囤景区规划
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
净心谷景区规划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规划
灵巫洞景区规划
四川百岛湖景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