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15浏览次数:
旅游化的乡村生活是全域旅游的乡村版,是有别于城市的一种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乡村生活旅游化的实践其实一直都在进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代:第一代是“农家乐”乡村旅游,第二代是以民俗村、古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第三代是乡村度假,第四代将是乡村生活,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终极追求的形态和阶段,这将是居住和旅游一体,生活和工作无间的生命状态。
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形神有序,节奏舒缓,适合人居。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有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乡村生活的这种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已成为中国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旅游方式。旅游化的乡村生活,不是简单地回到以前,而是有选择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形成旅游休闲形态的乡村品质生活,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最终实现居住空间舒适化,生活空间缤纷化,工作空间人性化,情感空间温馨化,换句话说就是家园、乐园、梦园和暖园。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已经是全域旅游非常重要的载体,同时乡村也是能够实现全域旅游的空间。
(一)乡村是全域旅游非常重要的载体
首先全域旅游强调全新的资源观,资源是没有边界的,而乡村旅游的资源是契合这个特点的。我们的乡村里面,田园、村落就是风景,山水就是景观,生产生活就是文化体验,农产品就是旅游产品,乡村服务设施就是旅游服务设施。
数据表明自驾游旅游目的地转移到了乡村、尤其是城市周边乡村。按照国家现行的假期制度,除了两个黄金周,其余的就是3天小长假,或周末2天,最多就是能跑到城市周边的郊区乡村,一般是在150到300公里。
(二)乡村能够实现全域旅游的地理空间
旅游的尺度就是开发土地的尺度,比如景区景点,一般合适的尺度是在400、500亩的范围,最多不要超过1千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会觉得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很远、很散,另一方面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也比较容易控制。度假区最合适的尺度就是不超过10平方公里。
度假区跟景区景点不同,在度假区里面可以有景区景点,可以有配套的住宿、配套的设施,也可以有其他的产业融入。乡村的面积小的2、3平方公里,可以打造一个非常精致完善的度假区,大的40、50平方公里,而这个尺度也是实现全域旅游,就是我们所有的配套设施的理念在乡村实施非常好的尺度。
全域旅游的视角下 乡村经济怎么搞
发展美丽乡村经济要用旅游产业带动乡村产业经济全面的提升。以前,乡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也不需要搞其他的产业。现在有了以旅游产业带动整个乡村经济发展的理念,可能很多的产业经济都能够在乡村加以实现了。
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乡村旅游,更重要的是双管齐下。让城里面的人找到呼吸的空间,让农民参与到我们整个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去通过乡村旅游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乡村经济首先要有发展模式的指导,要了解乡村的特色资源,区位环境,交通,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四个体系:吸引力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和品牌体系。
旅游化乡村生活的五点思考
1.民宿应以乡村生活为根本
东方式民宿缘起日本和中国台湾,被大陆发掘后,民宿热在内地渐起。民宿在外在形式上,是一个包括吃住行工作情感的行为系统,在本质上是精神相对稳定、心灵有所安放和寄托的状态。民宿的重点在“民”,这里的“民”特指乡民,从乡村生活的角度塑造民宿是根本原则。比如舟山嵊泗的偏远渔村很富有渔味,现有的建筑空间看似无序凌乱,实则就是渔民们生活过程中点点滴滴情感的累积,是当地渔村生活与劳作方式的外化体现。
2.乡村类特色小镇的乡音不改
乡村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完整要素的生活化空间”,产业功能为乡村生活服务,如此,既有的大农业、传统手工业、创意的乡村文化产业,都是增强乡村生活舒适性和吸引力、复兴乡村的有力支撑。
3.乡村小资源的聚沙成塔
发展乡村旅游,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外,众多的山水花木、老屋街巷、民俗非遗、纵横阡陌和最重要的朴素乡民,都是乡村旅游的星星之火,可称之为“小资源”。这些小资源在营造、强化、保持乡村环境方面意义重大,它们所构成的乡村基本面是“高大上”的点线状资源无法取代的。
4.设计建设应乡势
不同的设计建设应对不同需求,未来的乡村生活可以与城市生活做差异化的分工,城市是追求速度效率、标准化的工作生活的空间,乡村则更多地追求精神,追求个性,追求与自然、生态、文化的共融,是从事创造性劳动和诗一般生活的空间。
未来的乡村旅游设计建设还要重视乡土工匠、乡间艺人的作用,他们的乡村生活感受和乡土技能是现代高科技无法取代的,特别是他们对乡村发自内心的、几十年沉淀的真情实感最为宝贵。
5.关怀人性的温暖体验
乡村旅游满足人性的本真需要,让人产生温润软糯的情感体验。乡村人文对个体的无缝浸润和多维包容,包括人居、人性、人际、人神、人天,暂称之“五人”要素,具体就是乡民与民居、村落、山水、田园等实体产生的居住、交往、互助、劳作、守序、崇文、依赖等关系与情感,这正是乡村生活最大的吸引之所在。
现在,有了以旅游产业带动整个乡村经济发展的理念,可通过乡村旅游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全域旅游的视角下,要了解乡村的特色资源、区位环境、交通,让乡村经济有发展模式可引导。
乡村旅游七大模式探索
A、城市依托型: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在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地带,交通区位条件比较好,离大城市比较近,市场腹地比较大。在大城市的周边会形成一圈区域,供城市居民休闲、放松的场所,从大城市向乡村积聚的。环城市发展的这个区域可以做的项目非常多而有些大项目也只有在大城市周边,经济发达的地方才有发展的空间,因为体量和投资太大,必须有巨大市场的腹地支撑。
B、景区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发展模式
景区依托型就是在景区周边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在深度契合依托景区品牌理念的基础上,依据客源市场及本身特点开发深度乡村体验产品。充分调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充分阐释乡村风俗风情,让开放式的乡村体验与封闭的景区观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C、产业依托型: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
产业依托型就是特色庄园模式,以农业为依托,通过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促使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D、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镇旅游发展模式
古村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吸引物,是资本比较青睐的市场。古村镇的开发模式可能比传统的乡村更麻烦一些,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保护先行,最好的模式就是乌镇的模式。
第一把乌镇当做景区去打造,它是收门票的。古村落是大家的资源,古村落开发是因为古村落是需要保护的,要维护古建、保护历史文化的遗存,还要让传统的手工艺的传承者、继承人找到自己的空间会产生很多的费用。
E、民俗依托型:乡村文化活化和社区发展模式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就是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特别浓郁的地区,采取这种民俗依托型的模式。
F、创意主导型:民间艺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很多村子什么特色都没有但是可以搞艺术。艺术是不分场所不分地点的,就好像陕西许村搞国际艺术节,在许村搞了一个国际艺术公社。有一天一个搞摄影的艺术家偶然的来到那里,突然发现这个村子环境真好,愿意到那个地方住下来搞艺术创作,慢慢他们就搞成了国际艺术公社。
G、科技依托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经济或者是农业产业结构要调整、转型、提升,我们可以用科技化的手法打造乡村经济。比如顺义的科技农业示范区,这个地方是一个景区,也是一个景点,你可以去参观和体验,在那个地方高科技手法怎么样跟农业相结合,如花卉的培育、配置,一个作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温度、湿度,在这地方都可以很好的体验。
乡村旅游四大体系的构建
四大体系包括吸引力体系、产业体系、保障体系和品牌体系。本来品牌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很多元素集合到一起提升再塑造的过程。
1、品牌体系:有故事,有气质
品牌体系构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乡村形成自己的品牌,能够很好的对外界传播。品牌体系构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互联网思维。
首先得“让人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也就是说通过微信、微博,新媒体的传播知道有哪个村很好。第二“让人认同”,这个地方真的太让我喜欢了。第三“让人旅游”,把人引过来了,慢下来,而且还想反复来。第四更高级的层面就是“让人旅居”,实际上他是找到了自身的所需与生活的意义,就是在这个地方住下来。
互联网思维传播方式是自下而上,一定要做好产品的品质才能够在互联网的运行规律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才会有正面的形象传播出去。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我们要把某一个方面的体验做到极致,故事就是广告,让广大人民自觉自愿转发推荐你的产品是营销的核心目标。在互联网思维下,旅游品牌是可以一夜之间形成的,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奇迹。
2、吸引力体系:有颜值,有体验
在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里面吸引力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体系,它是核心。如果没有吸引力就找不到被别人关注的旅游点,找不到一个让别人到你这个地方来的理由,也找不到让产业发展的理由。
在互联品牌体系打造的逻辑下面吸引力的构建主要强调三点,第一有颜值,就是通过场景营造,让乡村变的好看;第二有体验,就是通过活动设计,让乡村变的好玩;第三有认同,通过服务完善得到更多的认同,这个地方值得再来。
3、产业体系:一、二、三产联动
在旅游产业龙头效应的带动下,对区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消费品,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三产良性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旅游企业的带动,让村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分解出来,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
4、保障体系: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1)乡村运营模式该升级了乡村的运营管理里有四个模式可以借鉴,但是这四个模式每个都有优点和缺点。
这是已有的四种模式,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运营模式也该升级了。我们比较推崇的是“企业+乡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指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平台,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贵州智慧旅遊平台就是运用这一模式,充分考虑农民的收益,让贵州农民在这个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应该享有的收益,这实际就是企业、政府加村民一起合作的模式。
笨鸟(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5-2017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7015477号-1- 文化旅游-- 旅游策划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3833遥阳科技提供网站建设及网络推广技术支持服务
友情链接:
旅游策划
金佛山旅游策划
峨眉山旅游策划
茅台古镇旅游策划
綦江老瀛山旅游策划
赤水丹霞旅游策划
土城古镇旅游策划
安居古城旅游策划
小三峡旅游策划
白帝城旅游策划
丙安古镇旅游策划
赤水河谷旅游策划
飞龙寨景区规划
云门囤景区规划
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
净心谷景区规划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规划
灵巫洞景区规划
四川百岛湖景区规划